為何睡滿 8 小時還是累?——深度解析睡眠週期紊亂與 REM 階段
1. 「8 小時睡眠」並非萬靈丹
按時上床、睡滿八小時,鬧鐘一響卻仍昏沉?決定你晨起狀態的關鍵不在時數,而在品質與時點。大多數的倦怠都來自 睡眠週期被打斷,只要掌握自身節律就能改善。
2. 什麼是睡醒節律?
夜晚,大腦與身體會經歷多個階段,組成完整的 睡眠週期。平均每 90 分鐘循環一次,每晚 4–6 週期。若剛好在週期末期醒來,人會神清氣爽;若在深睡被硬拉起,就會產生強烈的「睡眠惰性」,頭重腳輕、思緒遲鈍。
想快速對齊節律,可參考《如何利用90分鐘睡眠周期計算器優化您的睡眠》。
3. 深睡與 REM:身體與大腦的黃金修復
階段 | 主要功能 |
---|---|
淺睡 N1–N2 | 肌肉放鬆、體溫下降,為深睡鋪路 |
深睡 N3 | 組織修復、骨骼肌肉生長、免疫增強,被叫醒最痛苦 |
REM | 做夢高峰,整理記憶、調節情緒與創造力 |
若深睡或 REM 被打斷,身心修復便無法完成,隔天自然精神不濟。若想精算入睡時間,可參考《如何計算你的完美就寢時間》。
4. 常見破壞因素
- 作息漂移:假日熬夜、平日早起,生理時鐘混亂
- 藍光刺激:睡前滑手機抑制褪黑激素
- 咖啡因╱酒精:夜間殘留、干擾深睡與 REM
- 壓力焦慮:大腦停不下來,易淺眠或中途醒來
5. 90 分鐘法則:簡單易行
- 設定固定起床時間(例 07:00)。
- 以 90 分鐘為單位往前推,並預留 15 分鐘入睡緩衝。
- 選擇適合的就寢點,例如 22:00(6 週期)或 23:30(5 週期)。
使用 免費睡眠計算器即可一鍵完成,省去心算。
6. 睡眠計算器能帶來什麼?
- 輸入:目標起床時間
- 輸出:數組最佳就寢時段,已納入入睡緩衝
- 目的:讓鬧鐘響在淺睡期,避免「被硬拽醒」的痛苦
結語
順應 90 分鐘睡眠週期,你將告別晨起疲憊,全天活力滿檔。立刻使用免費 睡眠週期計算器,找出專屬你的黃金入睡時刻,讓每個早晨都活力四射!